長期以來,職業教育通常止步于專科,這被認為是其發展的關鍵“瓶頸”。如何打破職業教育學歷“天花板”?
“十四五”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重點提出,實施現代職業技術教育質量提升計劃,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。
一、人才培養邁向高質量
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越來越優秀,越來越搶手了。這是不少企業的真實感受。
職校畢業生受歡迎,緣于培養質量的提升。對接重點產業優化專業結構,強化工學結合、注重實訓、模塊化的教育教學活動,推進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……一系列“組合拳”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奠定基礎。
截至2020年底,全國已有21個城市申報國家產教融合型城市,建成各類職教集團1500多個,覆蓋了90%以上的高職院校、近70%的中職學校、近3萬家企業。
二、健全職業教育制度體系
長期以來,“低人一等”的偏見嚴重制約著職業教育的發展,“考不上高中去讀中職,考不上本科去讀高職”的想法根深蒂固。針對這一誤區,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指出,“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,具有同等重要地位”。
陳子季說,“十四五”期間,我國在職業教育領域需做好制度建設三件大事:
第一,建立職教高考制度。目的是依托這一制度,把中等職業教育和職業專科教育、職業本科教育在內容上、培養上銜接起來,使任何職業院校的學生都可以通過職教高考制度,進入任何一個職業院校的任何專業學習。
第二,健全普職融通制度。在課程共享、學生流動兩個層面進行,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資源共享和理念借鑒。
第三,健全國家資歷框架制度。規定職業教育的學生和普通教育的學生學習成果等級互換關系,進而規定在特定領域兩個教育序列的學生都享有同等權利。
但目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,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仍是短板。不過“職教20條”提出,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。為此,2019年以來,教育部批準27所學校獨立舉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。2021年,教育部印發《職業教育專業目錄(2021年)》,其中設置了247個高職本科專業,并印發《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(試行)》,正式建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的國家制度。
“十四五”期間,教育部將在已有27所本科層次職業院校的基礎上,穩步發展本科職業教育,構建起中等職業教育、專科高職教育、本科職業教育和專業學位研究生層次教育的完整體系,推動人才培養向高素質創新型提升。
據教育部的統計數據,截至2020年底,全國共有職業學校1.15萬所,在校生2857.18萬人;中職招生600.37萬,占高中階段教育的41.70%;高職(專科)招生483.61萬,占普通本專科的52.90%,緩解了“千軍萬馬過獨木橋”的高考焦慮,促進了教育結構優化。
華東師范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徐國慶認為,未來我國職業教育體系將由三級學制構成,即職業中等教育、職業專科教育和職業本科教育。專家指出,發展職業本科教育,是實現職業教育“不同類型、同等重要”的重大舉措,也是職業教育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、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的重要路徑。
種種表現指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實現重大突破,職業教育止步于專科層次的“天花板”將被打破。